描述
服务热线
13880418957

广播音响工程师应如何应对条形扬声器混音的挑战?

分类:行业动态
广播音响工程师应如何应对条形扬声器混音的挑战?

为一名音频专业人士,我认为审听(监听)是声音制作最重要的环节。现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为例如音乐厅、俱乐部、教堂和剧院等现场演出进行混音与广播直播混音存在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广播工程师无法听到同观众一致的声音回放。而正是由于工程师们并未真正听到消费者们所听到的声音,因此有很多广播机构便认为收听过程中出现的大多数问题均出在消费者一方。尽管这一稍显偏颇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正确性,但我也相信如果一位音响工程师清楚如何规避制作过程中的雷区,便能够创作出引人入胜的、有趣的声音作品。




我一直十分关注我的广播混音节目在消费者领域的声音表现。在我从事电视声音工作的早期,我不得不发送一个单声道语言音轨和一个单声道节目音轨至主控轨,并制作成双声道的音频。我可以向你保证,大多数时间我对这种声音并不满意,事实上这甚至不是真正的立体声音频。为了打消我的不满,我开始将所有的声音记录下来,并在各种各样的设备和参数设置条件下对我的作品进行品质检验和控制。通过这个过程,我发现某些采用立体声和环绕声格式音频的实验并未取得成功,因为那些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声音设计)无法在普通的家庭条件中获得理想地回放。


来自三星推出的墙面安装式NW700音箱


这就是内容生产者今天所处的环境,由于存在着大量非标准的回放设备,使得过度的声音创作反而产生了负面的结果。我们这些为广播和家庭娱乐应用进行混音和声音制作的人士现在应该意识到,当前家庭消费者对于声音效果和提升声音品质出现了新的兴趣。如今大多数的技术难题已经得以解决,市场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各种价位的扬声器系统选择。看起来(听起来)所有的条件均已具备,高品质的声音将为娱乐消费提供驱动,并为市场带来清晰地界定。但是,作为一名音频专业人士,我更关心的是所有类型的声音内容是否能够同各种级别的扬声器系统相匹配。


终端用户对声音的要求越来越高


那么我们如何面向电影、戏剧、体育、音乐等各种类型的娱乐方式创作声音,并使这些声音能够在广泛的扬声器和耳机设备中进行回放呢?很明显的问题便是,市面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回放设备,这可能会在语言可懂度、声音动态,甚至是在正确传达内容创作者创造性意图等方面出现问题。

 

对于音频专业人士而言,面向个人市场的下一代声音回放设备的发展有些类似一条相对复杂的学习曲线。扬声器和换能器单元,尤其是面向家庭和工作室领域的产品,正在经历设计和应用方面的复兴,并将再一次成为家庭娱乐系统的核心。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价格适中、高保真度的扬声器和音响组件,从而加速了电视机和立体声音响的整合。因此,单声道和立体声成为电视还音的基本格式,然而如果内容提供商想要创造一种高级的视听体验,那么声音回放的问题便亟待解决。

 


紧接着,电影、体育和娱乐应用迅速地加入了5.1环绕声音频格式,但是很明显,在家庭居住空间中布置六只独立的扬声器并不现实。经过长达十年的开发,条形扬声器应运而生。然而,大多数条形扬声器并非真的环绕声,它们仅仅是对音响的一种改进。

 

在环绕声技术之后,未来的家庭娱乐方案将采用沉浸式音视频系统。沉浸式音频也称为3D音频,它是技术的一种范式转换,而作为音频专业人士,我们必须掌握如何在这一全新的层面上创造和制作声音。那么对于家庭娱乐来说的3D音频要怎么界定呢?我认为沉浸式音频需要通过最终所呈现的效果和创作意图来作以最佳的定义——多维度、定位感,或者也可以描述为空间感明显。


面向家庭还音,为了获得声音的娱乐化效果需要对其精准度做出妥协。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由于大部分音响系统的还音不精确性导致在观众上方的声音很难实现良好的定位。举例来说,如果你对一个空中场景进行混音,那么听音者上方的声音精确度和定位感便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对于体育节目而言,在观众上方的大部分声音都是空间反射声和氛围声,并非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我们认为沉浸式音响包含上方声音的创造,从而为听音者营造一个完整的360度声场,那么音响设计师便需要对上方声道的使用进行优化。就像我们在上文提到的空中场景例子那样,关键的高度效果声音(飞机)需要通过高度扬声器实现真正的还音,但是大多数体育和娱乐节目并未涵盖真正重要的高度信息,无需真正意义上的声音回放。

 

大多数体育和娱乐节目的广播声音制作都是为了提升声音效果,而非实现精确的定位。一般来说,体育节目对于观众上方的声音并没有特定的使用用途,对于沉浸式音响的定义或许只包括营造观众上方的空间感和氛围感。评论员音响和特定的运动音响是这类节目声音回放最重要的声音元素,重在通过前方音响塑造一个声音画面,这时条形扬声器便能够实现理想的声音定位。

 

几乎所有的条形扬声器都内置有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能够对均衡设置进行控制,并采用房间声学模拟器来调整系统回放的声音特性。由于大部分DSP增强处理都是用户设置的,因此我担心这一功能会被过度滥用。在此我建议音响工程师们采用一套完整的、分离式的回放扬声器系统进行混音。



大多数娱乐及体育类节目均能够在条形扬声器上获得理想的还音,因为这类节目的主要声场为前方左中右,而条形扬声器旨在为观众提供来自前方清晰可辨的声音。对于5.1或者7.1声道条形扬声器而言,位于扬声器两侧的单元能够加强侧方的声音效果。与此同时,扬声器冲向上方的单元可以通过房间环境的声学反射来塑造一种沉浸式的音响效果。显然,扬声器布局和DSP处理技术在改善声音重放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有趣的是,行业对于条形扬声器及其他声音外设设备的音频技术规范探讨的并不多。作为声音设计师和创作者,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当重放扬声器逐渐向着一体式发展时,这意味着就像大多数条形扬声器系统那样并没有后方或者高度扬声器,因此相应方向上的声音定位准确度便会下降。

 


最后,也是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便是,音频制作时我们通常无法分别进行立体声、环绕声以及沉浸声格式的混音,更不用说针对不同回放系统的扬声器配置了。随着音频技术和条形扬声器兼容方面的进步,我们需要一套先进的解决方案,能够将声音针对特定的回放设备进行渲染。

 

音频渲染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声音能够针对特定的输出配置——立体声、环绕声或沉浸声进行优化。Ambisonics技术便能够将音频渲染为任意格式,同时也能够针对回放设备在电气和机械方面的参数进行相应调整。一款回放设备或许具有特定的辐射轨迹(向上)或者DSP处理器,而Ambisonics技术便能够依据特定的参数渲染出回放音频。这类回放设备可以针对每一个环境还原出最佳的声场,这样便不需要进行单独的混音了!


混音时务必保持简单


 对于声音设计师来说,环绕声和沉浸声目前似乎成为我们面向消费者进行声音制作和回放的流行语。根据内容、回放设备和房间声学的差异,存在着大量的方式来为听众们提供选择。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不管最新的技术和热词是什么,我建议你在混音时务必保持简单,记住语言清晰度占首要地位这条黄金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