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服务热线
13880418957

为非盟峰会“保驾护航”,这群中国工程师够硬核

分类:
非盟会议中心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中国对非援建的代表项目之一。每年春节前后,非盟会举办峰会系列会议,是技术组工作最紧张的时候。

  过年了,29岁的天津小伙史永政最想吃的是锅巴菜,一种在天津很常见的特色早餐。

  △图为天津锅巴菜。

  史永政是中国援非洲联盟(非盟)会议中心项目技术组的一名弱电工程师。非盟会议中心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中国对非援建的代表项目之一。来埃塞快一年了,史永政第一次不在家过年。

  每年春节前后,非盟会举办峰会系列会议,是技术组工作最紧张的时候。进入腊月,家乡的年味浓了,史永政的工作却越来越多,一通检修电话响起,可能就要忙过饭点。

  △图为中国援非盟会议中心项目技术组驻地。

  连轴转到除夕,史永政在工作间隙跟家里视频聊天,由于时差的关系,正赶上全家人围桌吃年夜饭。技术组平日伙食不错,口味也习惯,但隔着屏幕看到一桌丰盛的家宴,史永政却更馋他的锅巴菜了。

  “当初选择来非洲常驻,就是想锻炼一下自己。不过这一年下来,也确实有点想家。”史永政说。

  △中国援非盟会议中心项目技术组工程师史永政前往非盟总部主会场曼德拉厅检修设备。

  那一天,他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蓝天下的非盟会议中心,祝隔着五小时时差的亲朋好友新年快乐。晚上,驻地挂起红灯笼,贴好福字,简易房里用彩带围出“欢度春节”的字样,技术组的同事们围坐一起聚餐,守候北京时间的新春钟声。所幸当晚没有接到维修电话。

  这样的大年夜,对54岁的张锁新来说是连续第7个。

  △图为中国援非盟会议中心项目技术组给排水工程师张锁新。

  2012年年初,仅用30个月就竣工的会议中心顺利移交非盟方并投入使用。同年5月,张锁新就作为第一期技术组成员常驻亚的斯亚贝巴,直到今天。

  这些年,张锁新心心念念的年夜饭是肉圆子:“嫩而鲜,离家就吃不到了。”

  △张锁新在巡检非盟总部的供水设施。

  肉圆子象征合家团圆。家乡江苏溧阳有春节去祠堂祭祖的习俗,张锁新是家族的长子,却不得不常年缺席。他选择在海外尽自己对家族的责任。

  “在外打拼,是为了家里过得更好。上有老,下有小,都是牵挂。家人幸福平安,我就感到踏实。”张锁新说。

  △中国援非盟会议中心项目技术组的工作人员张岩(左)在检修非盟总部的安保设备。

  非盟峰会系列会议期间,技术组加强会场保障工作。强电、弱电、给排水、消防、通风……全组21名成员每天6点开工,常常工作到深夜。一名技术人员开玩笑说:“每逢春节瘦三斤!”

  2月10日,非盟第32届首脑会议开幕。当天的议程比原计划延长两个多小时,史永政检修完主会场曼德拉厅的弱电设备已经是晚上10点,而当天的排查工作还没有结束。

  △史永政在检修会议室的同声传译设备。

  “我的工作出一点纰漏,明天会场上就会有代表无法正常听会。”史永政说。

  张锁新的工作地点在噪音不断、管道密布的地下室机房。外人来到这里才会明白,会议中心百米高的主楼,超过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能随时拥有清洁的用水,并非理所当然。

  △张锁新在巡检非盟总部的供水设施。

  “峰会期间绝对不能掉链子,必须全力以赴!”张锁新说。

  同样被调动起来为峰会“保驾护航”的,还有为数众多的本地技术人员。

  每一次中埃塞双方共同保障峰会,都是一次集中的现场教学。长年累月相处下来,张锁新和本地员工之间已经可以用汉语和埃塞官方语言阿姆哈拉语交流业务。

  △中国援非盟会议中心项目技术组的工程师们在会议结束后检修设备。

  技术组组长毕东生介绍说,技术移交是每一期技术组工作的重要内容。本届非盟峰会结束后,将在3月至6月开展针对非盟方一线操作员和维修工的各项培训工作,同时积极回应非盟方要求,不定期开设专项实操课程。“我们的技术移交毫无保留。”毕东生说。

  10日的峰会开幕式上,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致辞表示,非盟和中国伙伴关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这是2月1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拍摄的第32届非盟首脑会议现场。

  11日峰会闭幕,紧接着12日又迎来由非盟、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的国际食品安全会议。史永政和他的同事们将继续穿着印有“中国援助”标志的工作服,在象征中非友谊的非盟会议中心奔忙。

  他说:“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很有成就感。”

  △图为非盟会议中心。

  科普时间

  非盟是集政治、经济、军事等为一体的全洲性政治实体,总部设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目前共有55个成员国。非盟首脑会议是非盟最高权力机构,一年举办两次。年初的首脑会议原则上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年中的首脑会议在成员国轮流举行。

  非盟会议中心项目是中国政府继坦赞铁路后对非洲最大的援建项目之一,被誉为中非传统友谊和新时期合作的里程碑。项目于2009年6月正式开工,2011年12月竣工,2012年1月非盟第18届首脑会议期间举行了落成典礼。